一、赛事背景
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大赛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美好家园”为主题,聚集青年研究生投身保护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多样性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青年成长、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公益宣传,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领域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创新发展,加速相关新理论类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新理论、新发现、新知识、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类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装备、新工具)和新服务类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新服务、新标准、新平台、新案例、新作品)的推广传播。本次大赛将与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边会相结合,由浙江农林大学承办。
二、赛题说明
大赛聚焦“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国际综合”五个领域设置五类赛题(案例导引和赛题要求详见大赛官网)。
赛题1: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智能健康监测守护驯养动物的多样性平衡
2、肠道健康守护濒危和珍贵野生动物多样性。
赛题2: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
2、森林植物健康组分的挖掘与利用
赛题3: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生物农药与植物健康
2、致病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赛题4:生态环境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景观修复原理与实践
2、“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3、我国新兴自然保护地体系协同对生态系统保护助力路径
赛题5:国际综合赛道
主题:“中国方案·全球共享——青年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明互鉴”
三、参赛规则
(一)参赛资格
参赛对象为在校研究生(含学术型和专业型)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毕业生和本研贯通学生,境外国家和地区在学研究生也可报名参赛。
(二)人数要求
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每支团队参赛队员1-5人,设置队长1名。每个参赛队可选定指导教师1-2名。允许跨校组队,以队长所在单位为报名单位。
(三)账号注册
参赛研究生请登录“研创网”注册账号(https://cpipc.acge.org.cn),并由队长报名参赛(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注册时请备注研究生培养单位),完善报名信息和完成组队。
四、赛制赛程
本届大赛分为初赛、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采用网上评审形式,决赛采用现场答辩和路演等形式。(初赛评分标准及赛程时间安排详见大赛官网)
初赛评审:2025年8月下旬
决赛评审:2025年9月下旬
五、作品要求
1. 参赛作品提交形式为带语音讲解的PPT和附件。需将参赛作品(文档、图片、视频、动画、带语音讲解的PPT等)打包压缩上传至百度云盘,上传完成后为参赛作品压缩包生成分享链接(提取方式务必选择分享链接自动填充提取码)并确保链接1年内有效,随后在系统提交作品处提交作品链接。压缩包命名规则:赛题-单位+团队名称-作品名称。初赛阶段不要求参赛队伍提交实物。进入全国总决赛的作品根据通知做好参加第五届全球生物圈保护区大会(5th WCBR)现场展示的相关准备。
2. PPT是大赛评审的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参赛题目、科学问题、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效与创新、成果及附件等内容,突出新理论(新发现、新知识、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装备、新工具)和新服务(新标准、新平台、新案例、新作品)等成果。PPT必须提前录制语音讲解,并可以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播放时间不超过5分钟。
3. 评审中需要保密的信息不得在作品视频和附件中体现,初赛获得推选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参赛作品中严禁出现个人信息、指导教师信息、学校信息等,遵照三公原则做好有关评审环节。
六、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置本届大赛设置一等奖(含冠亚季军),二等奖和三等奖、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若干,具体数量由组委会根据参赛情况确定。
七、报名方式
365体育足彩:参赛队伍加入QQ群:628737071,后续通知将在群内发布。365体育足彩:参赛作品提交及审核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12日12:00。
赛事相关信息详见官网: